===今日导读===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栏】
*如何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些重点看这里!
【集团要闻】
*中国黄金集团帮扶余庄村乡村振兴纪实
【党建之声】
*渣选矿分厂党支部:生态文明植于心 志愿服务践于行
【部门动态】
*淬火成金 青春同行——武装保卫部开展春季拉练活动
【风采展示】
*样袋里的工业密码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栏】
*如何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些重点看这里!
----------
如何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对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作出部署。
重要意义: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二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三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
要充分认识这次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展时间:学习教育于2025年全国两会后启动、7月底前基本结束。
【集团要闻】
*中国黄金集团帮扶余庄村乡村振兴纪实
-------------------
在豫南大地,新蔡县余庄村的田野上,连片的牧草随风起伏,成群的白鹅悠然踱步其间,啄食青草、振翅嬉水。这生机盎然的发展图景,是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以央企担当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更是一首以“黄金标准”践行国家战略的共富史诗。九载耕耘,初心如磐。2017年,余庄村通过省级脱贫验收,成功实现脱贫;党建工作成效显著,四星党支部即将申报五星党支部。频频传来的捷报,是这场央企深度参与国家战略的铿锵回响。
从中国黄金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乡村振兴路径,到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十余次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共商发展大计;从选派青年干部驻村建立“周排查、月研判”防返贫机制,到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种养、清洁能源等产业项目。三千多个日夜,中国黄金集团始终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主动担当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密切配合当地政府,联合多方力量,从资金投入到项目建设,积极给予帮扶。三任驻村第一书记接续奋斗,50余个项目落地生花,硬是在黄土地上浇灌出“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的丰硕成果。
党建铸魂 筑牢乡村振兴“主心骨”
2016年春,驻村第一书记王瑞厚一脚踩进余庄村的泥泞土路时,鞋底沾满的不仅是黄土,更是这个豫南村庄的困顿底色。晴天扬尘呛人眼,雨天污水漫过膝,逼仄的巷道连三轮车都难以掉头。村委办公室墙上渗着水渍,开会要打伞、文件泡成浆的景象,让这位央企干部心头一沉。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党员干部。可眼前干部们都没个像样儿的办公室,王瑞厚立即决定向中国黄金集团申请资金修葺村委办公楼,要将昏暗的“漏雨村委”改造成窗明几净的“红色堡垒”。看到焕然一新的办公楼挂上鲜红党旗时,老党员们热泪盈眶:“灯亮了,心齐了,日子有盼头了!”
“红色堡垒”不是一日建成的,“阵地革新”也不应是一时功夫。2019年10月,梅硕朝接任余庄村第一书记。帮扶期间,他申请15万元的帮扶资金用于升级改造党员活动室。2024年,河南金源公司对村委大楼进行全面修缮。至此,便民服务大厅、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矛盾纠纷调解室、日间照料中心等党建阵地陆续落成。由中国黄金集团投入资金修建的余庄村文化牌楼、党建初心园、党建儿童园、模范榜样园、党建文化宣传长廊成了村民最常聚集的议事新地标。曾经风雨飘摇的“老旧村委”再也不见,如今的余庄村委已是凝聚民心、引领发展的“红色堡垒”。
基层党建要夯实组织堡垒,更要铸就精神高地。2017年脱贫攻坚关键期,中国黄金集团组织余庄村52位乡村振兴骨干力量赴三门峡卢氏县,在“党建+产业”的鲜活案例中打开思维格局;2019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际,党员干部走进新乡红色教育基地,在红旗渠精神的浸润中强化使命担当;2024年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党员干部们再次深入革命老区,在血与火的红色记忆中淬炼政治品格。这场润物无声的思想革命催生出令人欣喜的蜕变图景,曾经对开会敬而远之的“田秀才、土专家”们,如今主动承包土地、示范种植,成为产业发展的领头雁;昔日冷清的村部大院,现在成为初心课堂的主阵地;党建初心园里传出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出了村民的感恩心声。
无论是修筑阵地还是参观学习,或是精神滋养,无不说明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党建引领的重要性。拥有了坚强的战斗堡垒后,余庄村创新性提出构建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体系,将全村划分31个治理网格,党员骨干担任网格员。在环境整治现场,在矛盾调解一线,鲜红党徽闪耀田间地头,带动群众从“站着看”变为“跟着干”。这一系列改变得到了认可,余庄村在连续3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后,2021年,再次被省委组织部评为省级基层党建示范村。
产业造血 蹚出强村富民新路径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头戏,余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党员干部依托余庄村自身资源和地理优势,不断发掘和引进适合余庄村发展的产业,成功打造了以种、养、深加工、扶贫车间、光伏产业“五大板块”为核心的产业布局,在黄土地上刨出了“金疙瘩”。
在中国黄金集团70万元精准帮扶资金的支持下,众鑫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牌匾在余庄村揭幕。这个曾靠天吃饭的传统村落开启了科技兴农的新纪元。通过土地流转让资源变资产,村民可以获得每亩800元的租金收益,全村零散土地集中管理经营,构建起现代农业的规模基础,让农产品变商品,每亩土地产出效益成倍增加,农户也可以通过参与种植环节获得另外收入。值得欣喜的是,合作社创新的"辣椒+小麦"时空套种模式,巧妙利用两种作物的生长周期差,使单位土地复种指数提升,亩均收益倍增。当金黄的麦浪与火红的椒田交相辉映时,余庄村民的笑容里,绽放着土地生金、家门口致富的幸福图景。
余庄村通过政企联动破解了传统种植困局,紧接着又创新思路,尝试以林禽一体化项目构建种养循环产业链,最终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绿色发展新路径。生态养鹅的想法最初被提出时,村民们还担心鹅会啃坏果树,“这是不可行的”。但实践证明,400亩的林场就是一个“立体车间”,鹅吃草省饲料、粪肥省化肥,村民们一算账发现,一只鹅的利润多了好几块,观念也随之转变。实际上,这种以林护禽、以禽养林的立体农业是一种生态高效农业,既化解了林下土地闲置与养殖用地紧张的矛盾,又可以让生物防治替代农药使用,最大化利用禽粪资源。为接续发展,余庄村积极拓宽养鹅上下游产业链。2023年,中国黄金集团引进帮扶资金200万元,建立饲料加工车间的厂房和鹅苗孵化基地,由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董先锋带队到良友正大股份有限公司考察鹅饲料设备,并于2024年再次引进帮扶资金50万元,带动投资128万元,完成了饲料加工设备的购买和安装,补上了鹅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之后,他们继续探索农产品深加工的模式,牵线新蔡“蔡州酱”,合作生产“鹅耕田”手工咸鹅,打造“能带走的乡愁”,成功实现品牌溢价。
“土里刨金”的传奇持续上演,16亩闲置地变身500千瓦光伏电站,棚上发电、棚下养鹅的阳光经济广受好评;扶贫车间的缝纫机哒哒作响,留守妇女巧手织就家门口的致富梦;万润农场的真空包装机昼夜运转,红薯粉条穿上绿色食品的新装,身价倍增走进商超货架。
民生筑基 绘就幸福生活新图景
漫步余庄村,蜿蜒交错的硬化路如银色丝带串联11个自然村,300盏太阳能路灯照亮幸福归途,供电台区改造让空调不再“罢工”。最暖心的改变藏在农家院落——政府补贴的水冲式厕所取代传统旱厕,“厕所革命”刷新乡村颜值。56个智能摄像头织就平安守护网,田间地头实时画面跃然屏幕,村民安全感显著提升。“好婆媳”“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持续开展,墙上的奖状化作孝老爱亲的实际行动,现代治理与传统美德在这里交相辉映。
教育帮扶托起振兴希望。中国黄金集团坚持用教育之光照亮共同富裕之路,依靠教育的力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当2016年的助学春风吹进余庄村,“黄金书屋”800套经典读物打开了乡村孩子的知识之窗,多媒体设备架起联通世界的桥梁。此外,中国黄金集团党员干部与贫困家庭学生“一对一”结对帮扶,让寒门学子从初中到大学的求学路上,始终有温暖的陪伴。在多年的教育扶贫工作中,中国黄金集团探索出了一条“职业教育+就业+脱贫致富”的一站式特色扶贫模式,定向招收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进入河南省三门峡黄金工业学校定向培养。考核合格后,颁发中专毕业证书,统一安排到相关子公司就业。余庄村多名贫困家庭的孩子从这一途径走上了工作岗位。另外,还特别成立“黄金奖学助学基金”,用于资助困难家庭学生,奖励成绩优异学生。同时,引导这些受助大学生返乡开展志愿服务,形成教育帮扶的良性循环。这些扎根大地的教育帮扶实践,深刻诠释着教育振兴不只是教学楼的焕然一新,更是乡村文化生态的重构,是志与智的双重觉醒,是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持续激活。
三千多个日夜的深耕,余庄村的蜕变镌刻着中国式扶贫的实践密码。党建铸魂筑牢“红色堡垒”,产业造血激活内生动力,民生筑基重塑生活品质。当智能摄像头覆盖田间地头,当“鹅耕田”礼盒承载乡愁走向都市,当党建初心园的歌声与硬化路上的车鸣交响,余庄村用近9年的时光印证,真正的共富答卷会如实写在人民群众绽放的笑脸上,央企担当会在黄土地上掷地有声。
【党建之声】
*渣选矿分厂党支部:生态文明植于心 志愿服务践于行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3月22日,渣选矿分厂党支部组织了“生态文明植于心,志愿服务践于行”的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支部全体党员、团员以及机关人员参加了活动。
活动当天,渣选矿党支部参加人员齐聚黄河岸边。党员们佩戴党员胸章、臂章,亮明身份,在党旗和宣传横幅的映衬下,精神抖擞,准备为保护母亲河贡献自己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些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环境清洁行动。党员和团员们分工明确,穿戴好手套、拿好编织袋和铁锨等工具,对黄河岸边的绿化区域、河道周边进行了细致的清理。大家不怕脏、不怕累,认真地捡拾着垃圾,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黄河岸边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周边环境变得更加整洁、优美。
通过此次活动,党支部党员们更加牢固地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增强了生态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大家深刻认识到,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带动分厂职工以及身边的家人、朋友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共同为推动绿色发展贡献力量,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渣选矿分厂 冯纪)
【部门动态】
*淬火成金 青春同行——武装保卫部开展春季拉练活动
----------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充满生机的季节里,武装保卫部组织了春季拉练活动。今年的拉练队伍中,除了英姿飒爽的退伍军人,还多了许多朝气蓬勃的“精神小伙”。他们怀揣着青春的梦想,肩负着守护厂区平安的重任,共同踏上了这段充满挑战的征程。
此次拉练活动以“锤炼意志、提升技能”为目标,设置了队列训练、体能训练、消防演练、应急处突等多个科目。训练场上,老同志充分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耐心细致地向青年职工传授经验;青年职工虚心学习,刻苦训练,努力提升自身技能。“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是拉练队伍中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在消防演练中,他们动作迅速,配合默契,熟练地使用各种消防器材,成功扑灭了模拟火灾。在应急处突演练中,他们沉着冷静,果断处置,有效化解了模拟突发事件,充分展现了过硬的应急处置能力。
拉练活动不仅是对体能和意志的考验,更是对团队协作精神和战斗作风的锤炼。武装保卫部作为厂区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肩负着安全巡逻、应急处置、消防安全等重要职责。部门成员中,既有经验丰富的退伍军人,也有充满活力的年轻力量。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淬火成金,青春同行。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武装保卫部的全体成员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保持昂扬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为厂区安全保驾护航。(武装保卫部 周金华)
【风采展示】
*样袋里的工业密码
----------
清晨七点半,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夜色的凉意,检测部的检测部样品管理人员已身着整洁的白大褂,脚步匆匆地迈进了样品室。这里,一排排货架上整齐排列的试样,宛如等待出征的士兵,每一个编号背后,都蕴藏着巨大的价值——它们关联着价值不菲的金铜矿粉,连接着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重要纽带。身为检测人员,他们深知肩头责任之重,每一个样品都承载着不容有失的信任。
样品流转:与时间赛跑的质量护航
黎明时分,放置在调度室外的生产普查样品还带着磨样机工作后的余温。检测人员——这些企业的样品 “摆渡人”,每天提前一小时开启工作,这不仅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更是对产品质量的庄严承诺。扫码枪在他们手中熟练舞动,红色光弧在空中闪烁,仿佛灵动的魔法棒,唤醒一个个沉睡的 “精灵”。随着指尖在扫码枪与键盘间快速切换,编码、转码等一系列操作精准完成,样品单号随即出现在化验员的工作界面,确保每一个样品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可追溯,为产品质量把控筑牢根基。
样品管理:严谨构建的防错防线
样库内,不同类型的样品有着各自独特的 “需求”。原料样品如同需要悉心照料的花朵,恒温箱里的贸易样品则娇贵无比,温度稍有波动便可能影响检测结果;而锁在保险柜中的贵金属样品,更是重中之重,需双人双锁严密看守,其重要性堪比 “工业钻石”。
面对数十张检测任务单,检测人员在样品室中步伐迅速却有条不紊。他们的双眼如同高速扫描仪,大脑则化作精准的定位系统,一边快速检索每张单子对应的样品位置,一边用笔详细记录,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责任心,诠释着严谨与精准在工业检测中的非凡意义。
样品处置:责任在方寸间延续
样库空间有限,样品保存亦有期限。超期样品即便曾经珍贵,也需遵循流程,投入高温窑炉,完成它们最后的 “使命”。在贵金属返样称重环节,电子天平成为最公正的 “裁判”,称重过程如同珠宝拍卖会般严谨。
夜幕缓缓落下,静谧笼罩着样品室。检测人员核对完最后一批样品,白大褂的衣角轻轻扫过寂静的货架,留下一片无声的痕迹。这些沉默的样袋虽然不会言语,却见证了他们在无数个日夜的专注与执着。正是有这样一群检测人员,日复一日地坚守在岗位上,秉持着一丝不苟的敬业态度,为企业检测事业的发展铺就了一条坚实之路。(检测部 孙阿芳)
责任编辑:刘洪泰
编 辑:万虹
征稿邮箱:zjzyqhb@163.com
微信公众号:zhongyuanyelian
(《中冶手机报》仅限公司员工内部传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