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学习笔记】
*二十大报告关键词 |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公司新闻】
*喜讯!公司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真抓实干】
*“抓消防安全,保质量发展”
【安全生产】
*精炼分厂用心谱写非常规作业“五部曲”
【部门动态】
*动力分厂LNG气化站项目试车成功
【学习笔记】
*二十大报告关键词 |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
【关键词】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报告原文】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解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让我们深感自豪、倍感振奋。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全方位、划时代的。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公司新闻】
*喜讯!公司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金秋十月,秋风送喜。日前,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2022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授奖建议项目公示》文件,我公司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高金阳极泥绿色高效及关键金属回收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喜列其中,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公司继2020年之后再次获得河南省政府级奖项,也是今年公司获得的首个省部级奖项,为公司科技创新征程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河南省科学技术奖是省人民政府为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省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而设立的奖项,主要包括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以及省科学技术合作奖5个类别。该奖项的设立是省政府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省内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奖项。
《高金阳极泥绿色高效及关键金属回收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提出了一种铜冶炼行业高金阳极泥绿色高效处理工艺。首次开发“湿法催化浸出”+“湿法循环回收铅铋”工艺技术,填补了常压湿法处理与卡尔多炉处理阳极泥工艺的空白;创新开发处理阳极泥中间物料新技术,为阳极泥清洁、绿色、高效处理开辟了新途径;创新集成“多金属综合回收”工艺技术,创新卡尔多炉熔炼铅的平衡循环,实现了关键元素硒、碲、铂、钯、铅、铋的高效回收利用。
该工艺技术已取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篇;参与起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项;近三年项目不断为完成单位及其他应用单位产生极高的经济效益。项目的实施为黄金治炼行业技术升级、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发展方向,对提升三门峡及周边地区黄金及有色行业技术水平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工业、金融业、服务业、物流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河南建设黄金强省、打造全国重要的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起到了促进作用,形成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公司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的首位,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企战略、人才强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寸积铢累,公司整体研发实力蒸蒸日上,在科技创新方面成绩斐然,硕果累累。此次斩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正是公司强大的科技综合实力的有力体现。(研发中心 崔育涛)
【真抓实干】
*“抓消防安全,保质量发展”——公司开展“119”消防宣传月主题活动
------
11月8日,在“119”全国消防宣传月到来之际,为预防和减少火灾发生,保证高质量安全生产,公司开展以“抓消防安全,保质量发展”为主题的“119”消防宣传月活动,活动由公司武装保卫部组织,各单位参与配合落实。
武装保卫部紧紧围绕“抓消防安全,保质量发展”的消防宣传月活动主题,对活动进行部署并提出要求。组织员工观看火灾警示教育视频、培训员工掌握手提式灭火器和消防栓和水带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何第一时间安全撤离火场并对消灭初期火灾。开展自查,检查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记录存档,进一步提醒员工必须牢记安全生产,吸取事故教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消除火灾隐患。
公司各单位高度重视,活动效果明显。各单位认真组织扎实开展“119”消防宣传月工作。利用宣传栏、悬挂消防标语横幅等形式进行消防安全常识宣传教育,积极动员广大职工主动参与消防灭火实践活动。重点围绕消防安全知识“四懂、四会、四个能力”,开展针对性的消防宣传培训,全面营造“关注消防、参与消防、学习消防”的浓厚氛围。
本次活动厂区内共张贴、悬挂消防安全标语25条,制作以消防安全生产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宣传专栏11个、开展灭火和火场逃生演练6场、组织约240人参加活动。
通过开展“119”消防安全月宣传活动,增强公司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消防意识和消防安全常识,掌握消防灭火逃生技能,进一步加强公司义务消防队建设,提升公司各单位的消防自防自救能力,为公司的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武装保卫部 刘秋璇)
【安全生产】
*精炼分厂用心谱写非常规作业“五部曲”
---------------
精炼分厂坚持谱写非常规作业“五部曲”,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增产增效相结合,保存书面材料,强化风险认识,落实风险责任落实,在确保广大职工的安全健康基础上,保证生产安全、平稳、高效进行,助力公司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办理作业票:进行危险作业时,作业票是执行保证安全技术措施的书面依据。签发作业票要严格落实“签字现场确认制”原则、“先确认后签字”原则。一般而言,申请单位工作负责人首先编制作业项目安全错时并交付落实,同时组织人员进行作业前安全可靠性分析,填写危险危害分析记录后,经岗位、工段、安全员、分厂、公司安全生产主管部门专职人员等逐级签字后,确定工作方案、工作安全措施准确无误,对作业范围、作业地点、作业流程清楚明了,双方各自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并无补充措施后签字批准作业票生效。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决断的,需要提请分厂领导会签批准。
安全技术交底:在工程施工开工前,由专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组织,针对各工种、岗位的不同特点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交底。即将开展施工需要交待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应对危险的安全技术措施、预防措施、应对突发事件危害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救援行动需要注意的事项等进行交待。逐级向下传达,组织与施工有关的人员培训,直至全体职工完全了解。如实在安全交底上书写相关信息,并分别递送至交底人、安全员、接受交底人签字。
风险识别:“双重预防”就是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为基础,在对危险作业实际进行系统化考察之后,从环境因素、职工因素、环境因素等各个角度,根据当班的工作任务、作业环境、设备设施、所使用的工器具、个人技能、个人防护等,评定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全方位考察危险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记录风险等级,并交由工段队长、专职安全员、班组长现场签字确认,并由专职安全员提前向公司分管安全部门备案处理。
应对措施:根据先前确认的作业风险,制定安全措施,要求提出的安全措施针对性强,在提出之后,要组织专业人员对提出的安全举措进行科学性、可行性、时效性的论证,并经领导批准。施工单位编制的重大安全施工专项方案应组织分厂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方案论证。
责任确认:安全生产要加大隐患整改治理力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责任制,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务必见到成效。严格督促各单位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切实落实安全环保主体责任,推动安全标准化管理系建设,进一步结合生产工作实际,优化工艺操作、设备检修、巡检作业等管理制度,按照前几步书面材料签字,根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出现风险的具体区域、具体步骤进行责任追查、严肃处理,以严肃责任人杜绝安全事故现象和各类事故发生。
精炼分厂以“五部曲”,牢牢抓住非常规作业关键点,督促抓好各项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分厂将进一步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全面辨识分析各类安全风险,加强现场巡检和监管监护,认真履行特殊作业审批手续,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用切实规范、认真负责交出安全精炼的满意答卷。(精炼分厂 申疆锋)
【部门动态】
*动力分厂LNG气化站项目试车成功
-----------
11月9日,动力分厂按照LNG气化站试车专题会议部署,会同厂家人员、项目建设指挥部技术员开展LNG气化站项目试车,设备能源计量部经理杨治伟和生产部主管李超到现场进行督导。
王晓伟对首次参加操作LNG设备的岗位人员进行动员,要求所有人员一是要明确个人任务,及时同厂家人员保持沟通,在厂家人员指导下完成个人工作项目;二是严格按照试车方案流程操作,后台操控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及时通过对讲机沟通,仔细核对阀门、温度、压力等信息,并做好记录;三是按照LNG安全操作规程,穿戴好个人劳保,确保LNG试车安全高效。
9时30分,LNG运输车辆到达,在核实运输人员信息后,开始LNG卸车。按照卸车流程,在厂家人员指导下,岗位人员穿戴好劳保用品,现场操作相关阀门,在卸车压力达到规定要求后,对1#LNG储罐进行装液,岗位职工密切关注电脑后台数据,并及时填写记录。
14时40分,LNG并网运行,实时运行数据均处于靶心值附近,现场技术员和后台操作人员及时沟通、核对运行数据,设备运转状况不断进行反馈,生产系统供气平稳,LNG项目试车成功。
此次LNG项目试车成功,标志着公司在能源储备方面实现突破,提高保障核心生产经营能力,拓宽分厂管理业务范畴,为保障企业生产再加砝码。王晓伟强调今后LNG气化站,将是公司备用气源,为保障公司天然气使用需求,岗位人员要定期巡检设备状况,确保LNG设备用之则行,不断为公司生产经营赋能。(动力分厂 冯江峰)
责任编辑:张晋
编 辑:万虹
征稿邮箱:zjzyqhb@163.com
微信公众号:zhongyuanyelian
(《中冶手机报》仅限公司员工内部传阅)